2023年9月4日下午,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主教学楼2211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中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张敏老师主持召开,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
首先张敏老师对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进行了介绍,告知大家中招质量分析会以及七八年级学情调研情况分析会召开的时间以及大致情况,还有中学达标评优活动与思政课程优秀案例评选的时间节点,以便于相关老师提前做好准备,之后还简单介绍了本学期各个年级考试的安排,提醒大家做好命制考试试题的准备。
其次张敏老师对今年的道德与法治中招考试试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本学期的日常教学与试题命制给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张敏老师指出,今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的命制上呈现以下5个特点:1.培根铸魂,价值引领。今年的中考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都紧紧抓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培根铸魂育英才的作用,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多选取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在命制试题的时候同样要多些时政大事、社会中的温暖小事,少些负面的、消极的事件与社会现象。2.素养导向,知行合一。试题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试题命制时也要向中考试题看齐,注重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察。3.依标扣本,助力双减。纵览试卷,没有偏难怪题,试题素材的选择也与课本紧密相连,有多道试题是对教材案例与知识的创造性开发运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好教材,把教材讲活、讲透,同时,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摆脱对速查等辅导资料的依赖,认真学习教材、掌握教材,打牢基础。在命制试题的时候也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给案例,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增强学生对于教材的重视。4.真实情境,引发共鸣。试题充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助于减轻学生中考考场的紧张感,体现命题人的人文关怀,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便于学生答题,使得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理的澄清。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情境化教学,着重提升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试题命制的时候也需要选择或创设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情境,以便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5.关注思维,提升能力。中考越来越重视从重考察知识回忆到重考察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多角度答题,并注重答案的逻辑性、结构化,呈现思维的过程。
最后,张敏老师邀请初二道德与法治备课组组长张艳老师对于新初二的暑期作业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和交流。张艳老师介绍到这项作业是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受到今年中考试题最后一题的启发,以八年级教材知识为依托,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了这样一项实践性作业。这项作业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关注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第二板块——知法学法,树立法治意识;第三板块——热爱家乡,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完成三个板块的任务并通过手抄报、幻灯片、视频、文字记录、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奠定实践基础,充分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本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会议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相信本学期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一定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稳步提升,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奋进、在融合交流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