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地理的视角看世界,提高地理实践力——河南省实验中学GE地理学生社团研学活动
地理的视角看世界,提高地理实践力——河南省实验中学GE地理学生社团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3-10-07 来自:本站

国庆双节期间,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自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地理实践综合素养,河南省实验中学地理社团的学生们,在巩丹宁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黄店镇初级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

参观寿圣寺双塔,感受中原地区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

在寿圣寺双塔下,同学们感受宋代艺术魅力,聆听历史回响

认真听管理人员介绍双塔的历史和寿圣寺的命名由来

众所周知,地理教学注重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实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活力,在实践探究中验证理论知识。此次活动,同学们近距离参观寿圣寺双塔,通过管理人员的讲解,从外型和内涵两方面了解了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发展。寿圣寺双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气息浓厚。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了解到很多中牟县的人文地理知识,既拓宽了地理视野,又提高了人文地理知识水平。

中牟县有2000多年的农耕文化历史,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现代的城市孩子很少能见到传统的生产工具,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了解中原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过程,社团参观了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同学们真实的触摸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车轮。

社团同学参观民俗博物馆,触摸老物件

随后,迎来了充满生趣的劳动实践环节——种番茄。在大棚里,工作人员给同学们讲解大棚番茄的种植过程,从怎么挑选番茄苗,怎么栽种,种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等,同学们都一一记在心里,并在老师的示范带领下开始自己动手种植。

在温室大棚里面,同学们跟着种植老师学习“打垄”,理论结合实践,大家体会到了现代农业种植是如何利用大棚改善华北冬半年气温低的农业不利条件,明白了“垄上种植”农作物品质优良的地理原理,又掌握了农具的使用技巧,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辛苦与乐趣。不一会儿,大家就学会了种植番茄苗,并成功完成了今天的种植任务。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成果,大家感到收获满满,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掌握了工具使用技巧,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10月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前几天刚下过雨,同学们手持工具,亲自体验挖红薯,在田间热烈地讨论着中牟沙地蜜薯的优势农业区位因素,真切的感受到华北平原秋季多雨,而“沙土”的疏松、透气性好的性质和特点,有利于花生、红薯等农作物秋收。同学们知道了相对传统红薯的“大块头体型”,沙地蜜薯长成“苗条的身材”,不仅仅是品种的原因,还与“垄上”种植,土层深厚,有利于蜜薯向下生长有关。真是“小研学,大收获”啊!

“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地理社团利用学科特点,理论结合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野上,进行农业研学活动。学生过实地考察、亲身参与,学会了分析家乡发展的地理条件,不但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地理研学我们一直在路上”社团指导老师巩丹宁说。本次社团活动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活动效果和反响良好,在创新人才培养、助推学校研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校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被中原网新闻报道。


供稿:河南省实验中学GE地理学社社团
审稿:指导老师 巩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