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金风送爽丹桂香,双新践行赋能忙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程观
金风送爽丹桂香,双新践行赋能忙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程观
发布日期:2023-09-28 来自:本站

    94日周一下午在校园凉爽的秋风和桂花香中高中英语组本学期第一次大教研在3104教室正式召开,英语组的老师们提前5分钟到达教研场地,十分期待本学期第一次教研的会议精神。


    首先,高中英语教研组长张怀俊老师就本学期高中英语教研提出要求并做出规划,同时传达了郑州市教研室本学期对于英语教研的工作安排。之后,高二英语备课组王华老师就高中英语新教材培训进行了汇报和总结。

    王华老师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新课标和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分析,强调了高中英语新课标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到手中有课标,更要做到心中有课标。英语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标,熟悉英语课程性质与理念;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基本理念和具体落实途径;构建满足高中英语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架构。接着王华老师汇总了此次河南省新教材培训中专家们的新理念和新观念,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就高中英语课程理念与目标,制约核心素养发展的问题以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措施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和感悟分享。

  落实立德树人,落地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课程总目标,具体课程目标,单元整体设计还是单个课时设计,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都始终需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语言综合素养为目标。

依托主题语境,强化语篇意识

    目前制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和落地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语篇意义、学生思维和认知发展关注不足;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性为主,聚焦知识点的训练活动,缺乏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学习活动观贯穿始终,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达成性,可检测性等特点,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促进学生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运用。我们的教学核心任务应时刻以积极探究主题意义为中心,通过语篇学习语言和人文科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重视在语境中教和学知识,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观察词汇、句子、语法等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将中外文化知识内化为具体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的能力,丰富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坚持原创命题,探索读后续写

    教研会上王华老师分享了重庆八中张红强老师关于高考原创命题方法。张红强老师的讲座从试题选材“选什么、怎么选、去哪里选”三个方面,结合“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命题指向,明确指出命题内容的选择要做到有趣、有料、充分重视育人导向;命题的考点设置要确保考试的价值导向。王华老师结合自身命题实践感悟给大家分享了原创阅读理解命题的基本流程,从选材,改编,找考点,写题干,写答案,到最后编干扰项,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精心研究,精准命题。关于阅读理解选材命题来源,王华老师结合近三年英语阅读理解高考原题,整理出了高考阅读理解命题来源较多的外刊杂志和国外知名网站,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时代周刊》《读者文摘》《经济学家》《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网站》等信息源。  

    关于新高考中出现的读后续写新题型,王老师分享了专家老师们提出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读后续写的综合能力而不仅只是停留在如何训练写作的技巧方面。接下来王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在新教材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中得出的有效教学措施和教学建议,比如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下依托单元主题语境,整理改编课本单元文本,挑选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后续写素材;强化学生单元整体语篇意识,尝试使用戏剧课堂实践活动,根据单元语篇主题,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创设情境,演绎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境语篇意识和读后续写综合素养。 

    整个教研会分享给大家以醍醐灌顶之感,更新了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让老师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老师们会后感言,此次教研分享不仅让大家对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丰富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对于如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多的思路,方法和有效实现途径。

    最后,教研会上英语组专家刘素芳老师和教研组长张怀俊老师对于此次教研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认可,建议老师们今后教学中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每天尝试用新的视角去探索自己的课堂,相信老师们在今后不断的教学探索中会有更多的收获,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去拥抱新课程、践行新理念、研究新题型、突破新高考!

               

图片:侯瑞岩

编辑:夏佳欣

审核:张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