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讯稿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讯稿
发布日期:2023-05-11 来自:本站

  为推动教师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202358日,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组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以无生课堂的形式展现,各参赛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妙趣横生的音画交融、环环相扣的设计思路,巧妙地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和希沃一体机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场场富有思想性和灵动性的精彩课堂,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安幸幸老师的课堂主题为《古典哲理诗苑畅游攻略》,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回读,梳理归纳,整体感知哲理诗;2.慧读,分析比较,解读赏析哲理诗;3.汇读,关联整合,尝试创作哲理诗。安老师独具匠心,创设具体情境,通过捉迷藏游戏、私人订制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安老师的课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追求语言、知识、技能、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

  于渊博老师的课堂主题为《爱红花更爱绿叶——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作用》。于老师用热剧《狂飙》的视频片段导入,充分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引人入胜,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次要人物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重要意义。接着,于老师进行多文本教学整合,以《孔乙己》《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对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的作用进行分析,思路清晰。

  李颖颖老师的课堂主题为《自省的力量》。李老师依托《猫》《老妪》《老王》三篇课文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1.品味关键语段,掌握知识技法;2.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3.感悟自省力量,助益自我成长。在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省让人拥有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抛却虚荣之心的思考、不断叩问自我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具备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素养培养,实现课程动态育人目标。

  徐田田老师的课堂主题为《变与不变,讽刺尽现》。徐老师依托《范进中举》《变色龙》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在课堂中达到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言行举止,品人物外在之“变”,形象之“活”;2.结合写作背景,析人物内在“不变”,主题之“深”;3.在变与不变中,感讽刺效果之“劲”,小说之“魅”。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带学生感受讽刺小说的魅力。

  张文慧老师进行了部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主题为《细查明辨同与异,谋篇布局有思路》。张老师以征稿活动这一核心任务为线索,依托七下第三单元内容从确定立意、选材组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张老师基于教材编写体系,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创新设计和“三线组元”(人文主题目标、语文要素目标和学习任务群目标),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以写作为中心的书面语运用过程中培养语文素养。课堂非常精彩。

  李君丽老师则是讲授《陋室铭》。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各环节衔接连贯,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从景幽雅、人儒雅、事高雅三个方面强调陋室不陋,最后借助诗人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感受“诗豪”魅力。

  赛课促成长,精彩齐绽放。此次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切实提升了我校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加深了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我校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能力。追根求源,深耕细耘,相信每位教师都能以这次优质课评比为契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创新教学形式,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