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在实验室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组长代根强老师主持,初三年级吴楹老师主讲,来自新疆的三位校长和教务处刘瑞利主任参加了此次教研。
首先,代根强老师详细介绍了初中物理教研组本次系列小论坛的规划和开展的意义。小论坛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开展好这个系列小论坛,首先就要确定主题:基于教学、基于中考、基于新课标,既要接地气又要有高度。开展小论坛的目的:促使大家多思考,促进大家向会教、勤思、有一定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小论坛的质量:主讲教师所在的备课组进行“专项集体备课”,打造精品。开展小论坛的多重意义:每一期小论坛结束后,主讲人对所讲内容进行再加工,就是一篇教学论文。每一期小论坛的内容其实也是一个课题,以此为基础进行课题申报,使教研深度更进一步。举办小论坛就是进行教研组资源建设的一种形式。
此次教研活动,吴楹老师以《物理教学提质增效策略》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吴老师的分享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以物理实验的形式,讲述物理老师如何高效工作,快乐生活。首先,吴老师对“高效”和”快乐”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然后从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最后以复习浮力这一章节为例,详细的分享了他的具体做法。物理实验以严谨著称,所以吴老师对“高效”和”快乐”下了定义。高效:限定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同学学会,限定的时间内让每个同学学会的更多。快乐:学生敬重,家校同心,领导信任,同事合作愉快,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和”快乐”呢?吴老师给出了解决方案:
一、备课
吴老师认为,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首先了解本学科课标,研习真题,把握重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照本宣科。其次,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实验不物理。在备课的过程中,实验器材齐全,并且能够熟练演示。同时,吴老师非常重视课前三分钟,提前备好课前三分钟的候课任务。他认为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课堂中,也是对学过知识点的复习巩固。最后,吴老师认为,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习题备课堂,还要根据各班的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有的班级接受能力强,就需要针对性的拔高:有的班级较为沉闷,更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力
就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吴老师分享了他的做法。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树立威信,学生才会信服。第二点树立榜样,善于表扬。从点滴中发现学生的进步,不吝惜赞美之词,久而久之,学生会喜欢你和你的课堂。第三点,吴老师强调,不要拖堂,提倡高效课堂,能在四十分钟讲完绝不拖堂,不要以时间换取学生成绩的进步。以上,说起来容易坚持难。所以吴老师认为,再好的措施,如果不能认真执行并坚持下去,一切都是白费,说到做到,必须较真。
三.课堂教学
吴老师认为,课前布置好候课任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课中,善于设问,引发思考;实验演示,加深理解;分清重难,构建体系。物理以实验为基础,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出定理。课后,精选典型的习题,难度适中,不搞题海战术增加学生负担。
吴老师为此次小论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座教师们收获颇多。最后,对于吴老师的分享,蒋彦帅老师和赵世英老师先后进行点评。
蒋彦帅老师认为,初三复习,讲、练要交叉进行。只讲不练,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把握重难点,犹如空中楼阁,根基不稳。也不能只练不讲,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即使题目做对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完一个知识点,最好当堂练习并及时反馈。
赵世英老师对吴老师的分享深表认同。赵老师认为,一个物理老师,往往带四个班级,各个班级的风格做不到绝对的相同。可能一个方法在这个班级适用,到了另外一个风格不同的班级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务处刘瑞利主任对此次交流分享进行了总结。刘主任提到她本人虽然不是教物理的,但是如何上好一节课是有基本的要求的,是每个学科都要遵循的。 刘主任认为吴老师的讲解浅显易懂,方法具体实用。
教研组长代根强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认为《物理教学提质增效策略》中的“策略”指的就是“方法”,希望我们物理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为遇到的教学问题找“方法”的好老师。鼓励大家多思考多学习,为如何开展好教研活动积极建言献策。最后代老师对接下来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安排,本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摄像:张莉霞 会议记录:和紫秋
稿件:简现龙 审核:张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