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教研物理组在实验室进行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高中物理教研组组长杨福合老师主持,李双东老师主讲。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命题及选科研究。李双东老师将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讲解,新高考物理命题解读,新高考选科走班解读。
新高考物理命题的解读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各地市新高考实施时间及模式;(二)2022年各地市高考试卷及模式;(三)新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四)新高考物理教材及教学内容;(五)新高考物理题型。李老师利用表格的形式将上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以2022年辽宁考试卷子为例,将每道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为各位老师们提供了教学思路。
爱因斯坦曾说,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以爬树的本领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它终其一生都会以为自己是一个笨蛋。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新高考科目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理科物化生,文科政史地变为了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新高考下选择性考试一共有12种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考试。由于选的科目中不同科目试题难度不一样并且考生群体也不同,考生原本获得的卷面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原始分按照等比例换成等级转换分数计入考生的总成绩。

接着,李老师以合肥一中模拟选科的数据为例,介绍了如何分班和走班,然后以高中一年级的人数进行模拟,对选科走班进行了阐述。关于选科走班,我们面临的挑战:
1、如果学生选科出现多样化,走班面临巨大挑战
2、如何分班:平行或分层
3、如何调整课时、课表及师资
4、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活动的最后,杨福合老师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对教研组老师的要求:能讲课,能做题,能论评。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不论是走班新模式,还是课改新高考,老师们都在困顿时互相理解,迷茫时互相帮助。探索求进,耕耘不懈是我们师者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