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推行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化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科教学效率,2021年12月29日下午,我校初中化学组全体教师齐聚本部北院6304室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主要集中研讨实验装置教与学过程中的障碍和解决措施,康龙、朱樊樊、任艳美和刘爱娜四位老师针对《实验装置》专题展示了实验装置的研讨价值、内容、学习中面临的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等。
四位老师集体准备专题内容

康龙老师做代表进行专题内容汇报
康龙老师作为小组代表汇报了“实验装置”专题的相关内容。康龙老师首先点明了实验装置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内容及研讨价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重视实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验中展开主动探究,在实验中发现真理,深入本质的理解知识,可实现有效教学。随后,通过分析学生在平时的各种大小测试中关于实验装置的答题情况,学生平时作业中的易错易混点,总结出了学生在学习实验装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弄不懂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连接顺序出错,创新实验中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弱等。为了能更好的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康龙老师结合实验装置在整个教学中的连贯性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理解实验原理,类比迁移;归纳总结,强化记忆;强化典型素材,融会贯通;依据教材,创新实验。康老师详细的总结归纳出课本上的典型实验,并分析出各部分知识点的关联与渐进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类比迁移的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探究思维。
教研组老师认真听讲座并各抒己见
康龙老师展示汇报后,初中化学组各位教师针对本专题进行了热烈的集体研讨,每位老师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冷蕊老师认为现在的教育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手能力,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赵楠老师针对教学中实验装置专题的特点,提出了螺旋式教学,即在不同单元不同阶段逐步扩大知识面,加深难度,遵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开展课程,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李会娟老师提出针对不同的实验装置应先把理论知识打牢,建立思维导图建立模型,逐步建立举一反三的能力。刘爱娜老师也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紧紧贴合新课标要求,注意把握各单元深度与广度。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讨论,就如何突破本专题的重难点,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总结经验和想法。最后,初中化学组组长王海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针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提出教师应利用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