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2014届中加班毕业生,现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攻读物理与哲学双专业
大家好,今天想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康奈尔大学的情况。我现在是大二,读物理与哲学双专业。对以后的规划,暂时来看就是从事研究工作,希望是凝聚态物理或粒子物理。我大一在康奈尔Laboratory of Atomic and Solid State Physics, 康奈尔原子与固态物理实验室做过两学期关于细胞在悬浮状态下生长分析的生物物理实验,现在在跟随另一位教授做关于软物质及聚类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大三时计划加入康奈尔高能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的一些分支实验项目。作为一个哲学专业学生,我现在感兴趣的方向是西方现代分析哲学和逻辑学。
于此同时,我也很喜欢康奈尔丰富的社团活动,比如我从高中就开始参与的模拟联合国,学生会,物理学生社会,和中文话剧社。四月中旬,我主演的话剧《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就会在校园内公演了~ 这些校园活动,还有一些校外实习或打工的经历,很大程度让我认识了各个背景与文化领域的人与事,让我对如何选择未来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为一个来自河南的学生,我在康奈尔遇到的“老乡”并不多。但我很惊喜地发现,我还是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节奏的。虽然身在非常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康奈尔,我的同伴与朋友有着截然不同(有些甚至是我不能认同或理解)的宗教,文化信仰与生活习惯,但我还是找到了方法去求同存异,在交集的地方成为伙伴。
我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中在国际部中加班的经历。当时不仅接触了很多外教,因为社团活动接触了更多不熟悉的社会角色,商人啊,行政人员啊等等,而且从更多方面接触了他们,比如合作,管理,或者被管理与执行等等,这些社会经验是大学很好的开端,因为我的生活都是在大学里,因而也需要在方方面面与人接触。比如高中模拟联合国的经历,就很大程度的帮助我在短时间内与陌生人形成高效,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对这些活动非常支持,一些外教和我们一起筹划一切活动,如音乐节,圣诞节等。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时,中方老师也会一起筹划。我们去外校开会时国际部社团指导老师,团委的老师也会随行。这些阅历极大弥补了在国内教育系统中,综合素质培养时间不足的缺点,既帮助了我申请国外大学,更让我学会独立地生活,合理地安排时间。感谢我的母校,省实验,祝福我的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学生:王晓宁
2016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