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
|
|
|
简称人防。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防空。它是国防的组成部分。
|
人防建设
|
|
人民防空系统各项活动的统称。包括建立防空组织,组建人防专业队,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网,建造人防工程,防空知识教育和训练,计划组织人口、工业疏散和经济防护,管理人防经费物资等。
|
|
人防重点城市
|
|
国家或地区确定进行人防建设的城市。(我市是国家确定的一类人防重点城市。)
|
|
总动员
|
|
国家为使全体军民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而进行的动员。
|
|
战争潜力
|
|
国家或地区能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
临战
|
|
临战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从转入战争状态至战争爆发或战役、战斗即将进行的时期。
|
|
核战争
|
|
核武器发挥主要作用的战争。
|
|
常规战争
|
|
常规武器发挥主要作用的战争。
|
|
城市防卫
|
|
为对付敌人攻击而采取的保卫城市的行动。
|
|
防护
|
|
防止或减少敌人武器杀伤破坏作用的非攻击性行动。
|
|
经济防护
|
|
对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
|
核武器
|
|
利用核反应释放能量产生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
|
化学武器
|
|
用毒剂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
|
|
神经性毒剂
|
|
主要用于破坏神经系统功能的毒剂。如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等。
|
|
糜烂性毒剂
|
|
主要破坏机体细胞,以皮肤糜烂为主要伤害特征的毒剂。如芥子气、路易氏剂等。
|
|
窒息性毒剂
|
|
主要操作肺组织从而使人呼吸困难的毒剂。如光气、氯化苦等。
|
|
失能性毒剂
|
|
使人员产生思维和躯体功能障碍并暂时失去正常活动能力的毒剂。如毕兹等。
|
|
全身中毒性毒剂
|
|
主要破坏血液细胞氧化功能使人缺氧的毒剂。如氢氰酸、氯化氰等。
|
|
持久性毒剂
|
|
毒害作用时间可保持数小时以上的毒剂。如芥子气、维埃克等。
|
|
暂时性毒剂
|
|
毒害作用仅保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毒剂。如光气、氢氰酸等。
|
|
生物战剂
|
|
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制成的战剂。
|
|
放射性沾染
|
|
简称沾染。人、畜、地面、空气或水等染有超过规定数量放射物质的现象。
|
|
伪装
|
|
为隐蔽自己和迷惑敌人所采取的隐真示假的措施。包括天然伪装和人工伪装。
|
|
遮障
|
|
为妨碍敌人侦察而利用的地形或设置的遮蔽物。包括天然遮障和人工遮障。
|
|
防空管制
|
|
为保障防空袭斗争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如治安管制、交通管制、灯火管制、无线电管制、音响管制等。
|
|
治安管制服
|
|
为防止敌人从内部破坏而对居民活动的管制。
|
|
交通管制
|
|
对人员、车、船、飞机等通行的路线、时间、顺序等的管制。
|
|
灯火管制
|
|
为使敌人难以在夜间发现目标而对照明用具等使用的管制。
|
|
音响管制
|
|
为避免敌人通过声源发现目标而对音响发出地点和时间等的管制。
|
|
疏散
|
|
为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将密集的人员、物资分散转移的行动。按动机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紧急疏散;按内容可分为人口疏散和工业疏散。
|
|
人口疏散
|
|
留城人口以外人员的疏散。
|
|
工业疏散
|
|
集中的工业设施或重要的生产设备的疏散。
|
|
早期疏散
|
|
有战争侯时的疏散。
|
|
临时疏散
|
|
转入战争状态至战争爆发期间的疏散。
|
|
紧急疏散
|
|
发现空袭征侯时的疏散。
|
|
疏散地域
|
|
安排、配置疏散人员、物资和工业设施的地域。
|
|
常住人口
|
|
在居住地有常住户籍的人口。
|
|
暂住人口
|
|
在居住地没有常住户籍的人口。
|
|
留城人口
|
|
战时根据需要留在城镇内的人口。
|
|
隐蔽
|
|
利用地形隐藏和遮蔽人员或物资的行动。
|
|
掩蔽
|
|
利用工事隐藏和防护人员、物资的行动。
|
|
防空警报
|
|
报知敌空袭的警报。按警报发放时机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
|
人防工程
|
|
亦称为人防工事。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
|
|
三防
|
|
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效应防护的简称。
|
|
洗消
|
|
消除受染人员、物体表面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物质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