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学创作,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月24日下午,“河南知名作家校园行暨河南思客文学社河南省实验中学分社成立仪式”在我校艺体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三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近700名师生齐聚一堂,参加此次活动,成立仪式由学生冯宸煦(男)和董子凌(女)主持。
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阎俊合致辞。他对国内外、省内外知名作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社会各界对河南省实验中学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河南省实验中学近年来在河南省教育厅等各方的正确领导下,历代实验人努力奋斗、辛勤付出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和业绩。河南省实验中学一直以来都尊重学生人格的发展,关注人的原本属性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阎俊合致辞
阎俊合书记还说,学校非常关心支持学生社团的工作,认真践行“和谐致美,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已有33个社团,发展形势良好。阎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非常重视创设浓厚的文学氛围,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努力培养“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优秀学生”。阎书记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殷江林致辞
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河南省网络文学学会副主席乔叶女士在北京开会,不能亲临大会现场,她代表河南省作家协会发来贺信,对河南思客文学社河南省实验中学分社的成立表示祝贺!乔叶在贺信中说:
在这个容易急功近利的时代,文学就像一棵树,一棵慢慢向上生长和慢慢向下扎根的银杏树。因这慢,我们得以饱满和从容;因这慢,我们得以丰饶和深沉;因这慢,我们得以柔韧和慈悲。以思客之名,今天我们相聚在这棵树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从这棵树上获得丰硕的果实。祝福大家!
出席此次大会的领导
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年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潘志贤,就语文课和文学话题作了题为《做文学青年,享诗意人生》的简短交流
潘志贤站长说,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后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靠学生自觉。教师能做的,主要是调动阅读热情,再略为引点方向。若学生没兴趣,即便老师你终日口吐莲花,也是不管用的。
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刘先琴,作了《读书与写作》的讲座。刘老师不仅讲了她大学时光读书的经历,还讲了她的记者生涯中写作的艰辛和快乐。她还辩证地说,不要觉得你现在读的书没有用,将来这些书肯定会有用。
河南思客文学社向河南省实验中学捐赠图书
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右一)向河南省实验中学捐赠书法作品。左一为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阎俊合
《河南思客》主编杨海燕(右二),资深媒体人、《河南思客》总策划吕佩义(右一),向“河南思客文学社河南省实验中学分社”授牌
会议结束,与会嘉宾与部分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会后,河南知名作家又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河南省实验中学校史馆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几位往届毕业生及《星空》文学社首任社长闫孝方发来了祝贺视频。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共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同昌,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画家冯杰,河南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殷红,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办主任轩明,河南省实验中学学生处主任冯艳,河南省实验中学团委书记贾庆霖,河南省实验中学科教办副主任李功毅,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长王玉兰、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杨雪珍,河南省实验中学《星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张云佳、孙士宏、程书波、卢星星和文学社学生等。
思客就是思想者,有思想的人。河南思客是思想者聚集的地方,为有思想的人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2015年11月,微信公众平台《河南思客》上线,并相继开通河南思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平台。阅读量和有效订户持续上升,刊发的文章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许多原创作品同时被纸媒刊发。2016年12月,《河南思客2016卷》由郑州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截至2017年2月,《河南思客》已有40多位签约作家、30多位签约作者、10多位签约书法家和摄影家、6位顾问以及5家战略合作伙伴。《河南思客》目前是日报性质,365天不间断地向读者推送优质文章,到2017年3月已经出版480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