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浅谈教育新“风暴”——慕课
浅谈教育新“风暴”——慕课
发布日期:2014-04-08 来自:本站

     我能预见教育的未来。——比尔盖茨
    2013年8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中外名校研究中心与国内的一些中学共同发起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筹建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这标志着“mooc”这一教育理念以系统化研究的形式扎根于我国的教育土壤。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12月在镇江外国语中学举行的“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会上我的原有理念一次又一次地被新的教育思想所覆盖,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一次又一次地就慕课“本土中学化”发展展开了讨论,也进行了深深地思考。从大方向说,慕课一定是被肯定的,这是科技进步带给更多人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但是慕课本“土中学化”发展又存在很多的问题,应该说到写文章时为止,我还是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问题,但是我还是决定将我的思考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张变革的讨论与探索中。
    认识慕课
    慕课(M0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用邮箱参与注册即可;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慕课的课程不是简单搜集而来的,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这是慕课现有的授课模式。
    目前的慕课也有考核方式,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要想在学校教育中大规模开展慕课,首先我们应正确理解慕课,不能盲目效仿动作,而对本身不做思考。正确认识慕课要有真正开放的心态,懂得学习者的需求,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进行思考,明确学习者的内心诉求。我们的慕课是否给学习者带来了便利?个体学习者需要的是什么?学校的整群学习者需要的又是什么?其次,课程如何开放?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怎样实现免费开放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翻转课堂”慕课所带来的教育效益
    两年来翻转课堂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一、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进度,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二、慕课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快速学习,程度不好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这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短小的微视频和通关式的测试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此将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按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在7至10分钟。学生在看完后完成几道测试题,只有全部答对通过了,才能进入下一个微视频;如果答错没有通过,那么需要重新学习。四、通过网络平台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处有问题,更加迅速有效的让老师了解到学情,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课堂上的针对性辅导。五、将原有课堂上大量讲授新知识的时间节省下来,用来小组互动,师生交流,更好的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六、免费的资源可以促进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无论学生生活在哪,都只需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能及时解决学习问题,而且又是免费的。慕课可以由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在上课,师资绝对有保障,供学生自主选择。七、慕课使分层教学更好地开展。慕课是基础教育领域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大规模微视频开发和翻转课堂的实施,让个性化、自主性、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也让困扰了老师们很多年的如何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步进行分层次教学得以实现。
   慕课的“本土中学化”发展的思考
    一、对学校是否及如何开展翻转课堂的思考。在慕课建设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催生和造就一批新时代名师,也有可能从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名校。受硬件及软件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学校需要思考是否开展翻转课堂活动,是从几个试点班级开始还是像青岛开发区实验中学一样全部使用现代化电子技术教学呢?
    二、对老师专业素质全新要求的思考。慕课是一种集体智慧,能很好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像题记中比尔盖茨所说的一样:“我能遇见教育的未来。”我不知道这时间会是多久,但是一定会实现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习任何知识。那么我们的中学老师不但要满足常规的对教师的要求,还应该是制作微视频的高手,对于课堂模式也需要有重新的思考和规划,进行新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集体作业(就像我们倡导课程改革变学生为学习主体时提倡的小组探究模式)。
    慕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修正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老师才会正确把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三、对老师如何管理和控制的思考。最初看过慕课的定义后,觉得慕课对于高中以上的人群比较适合,对中小学生不太合适,因为中小学生年龄特点问题,自控与自制绝对是一个大的挑战。但是学生对于优秀资源,全新的事物总是喜爱的,接受起来很快。关键课怎么做,怎么上是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并控制电脑的使用,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个问题。所以如何运作,就要看老师们如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了。
    四、对教师角色的转变的思考。实施了翻转课堂后原来的授课教师很可能从课程主讲变为辅导、答疑、作业评价的角色,但对学生来说,则是充分享有了更优质的教育。无论怎样,技术手段取代不了老师的作用,就像第二点中提到的一样,老师要尽快适应自己的全新角色,更好的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同时,教师的理念与见识决定课堂的高度,这与我们以前对老师的要求又是吻合的。本土化慕课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设置进阶作业和小测验,通过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完成的主客观作业,收集信息后,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实体课堂上的教师。教师在走进课堂前,首先要看一下学生慕课上的学习有什么困难和疑惑,然后有针对地给予指导。学生在家学了知识以后,学校并不是没任务了,相反要求更高了。学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组织师生和生生交流研讨,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五、慕课如何更好地和选拔制度结合
    实行翻转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长远角度看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好事,从近期看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前期自学时间加上课上的时间要小于以往模式的时间,不能因为改革反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以慕课形式出现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的知识点,规律性的,定论性的,通过自学能使学生学会的,适合自学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翻转课堂;情感性与人文性的内容,通过师生交流能完成的更适用于常规课堂。所以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翻,而在于转,转变一种教学模式,同时创新不是摒弃,要结合当下的知识考察制度,时刻以人为本,灵活使用教学模式,既考虑到素质教育又要兼顾应试教育,这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一体的。
    后记
    短短三天的镇江之行结束了,对于中学慕课课程开展的态度,我与青岛二中的项骏校长不谋而合,那就是“在中学开展慕课,难的不是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包括电脑的采购,操作平台的编写,微视频的制作),难的是开始去做的决心(也包括做慕课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镇江外国语中学的潘晓芙校长这样说道:“教育就是坚守和创新:没有创新的坚守,是墨守成规;没有坚守的创新,是空中楼阁,那么我们教育人就要在坚守中创新。”资源共享也将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特点,而翻转课堂就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带给教育的新的思索。任何新生事物的开始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我们要看到新生事物的力量,理性思考,勇敢去做,在摸索中进行中学基础教育的新变革。

                                                             国际部数学组   梁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