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与培训 > 2017年国培“特岗计划” ——初中地理学科(第一期)培训简报(2)
2017年国培“特岗计划” ——初中地理学科(第一期)培训简报(2)
发布日期:2017-10-27 来自:本站

    两天的学习,学员们收获颇丰,因此更加坚定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学的信念。

    为了学习后能更好地将学到的理论和一线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10月17日上午,学员们认真观摩今年河南省地理优质课大赛的说课视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几位说课老师的课各有特色,有的激情澎湃,有的活泼跃动,有的优雅自然,有的热情洋溢,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他们的课让大家大开眼界,也触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

王喜峰老师指导地理学员分组讨论

观摩活动后,大家分成五个小组,热烈交流,积极评课。

    评课过程中,大家经过讨论和总结,发现优质课大多有以下共同的优点:

    一、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教师的做法也真正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生活中有用”这一理念。

    二、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灵活,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直观性强,把学生的眼、耳、口,手都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设计精巧的课件,适时和流畅的运用,让听课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刘冰老师的《地球的运动》一节,使用地球仪,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形象,学生积极性较高。

    四、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引人入胜。灵活多样的课堂环节设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展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突出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以往,教师们大多关心的是“如何教”和“教会没有”这两个问题,通过观摩优质课说课,学员们注意到今后在教学中还要关注“教什么”的问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今后授课的重要和根本参考。   

    10月17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国培项目办主任、科教办主任柴红森老师讲了《如何将创新意识贯穿到课题研究过程中》,柴老师从课题研究做什么,如何选题,如何创新,再到如何落实创新,讲解细致认真,举例生动,将无形化为有形,将复杂化为简单。柴主任强调在做课题研究时需要选择切入点小的题目,以小见大,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课题研究之后的成果展示,不仅仅局限于论文,课题报告,还可以是实验报告、专著、文集、教案、课件、工具……柴主任的讲座深入浅出,将创新的意识和方法灌注到了每位老师心里。创新的本质是创造,特征是出新,生命在引领!

柴红森老师的“创新课题”讲座

    收获颇丰的一天又过去了,无论是上午观摩地理优质课说课实录,还是下午聆听创新意识讲座,对我们学员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后我们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向名师学习,向名师靠拢,让自己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