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成果研讨会圆满结束
我省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2016年4月省教育厅联合社会机构评选了第十届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实验中学等15所高中分别为四类试点学校典型代表,着力打造全省首批“特色高中群”。为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改革,总结并推广我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成果,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办了本次“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成果研讨会”
大会于11月17日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召开。莅临本会的领导有河南省教育厅处长刘林亚、河南省教研室主任邵水潮、实验中学副校长王献甫、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康万栋。参加会议的成员有河南省各地市推荐的高中学校代表和在省实验学习中的国培学员。大会主要分:开幕仪式、成果交流研讨会、专家讲座三个部分。
上午8点30分大会拉开序幕,首先省教研室邵水潮介绍了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然后省实验中学王献甫副校长致欢迎词,并向大家概说了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和实验精神。紧接着,教育厅刘林亚处长代表省教育厅对“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介绍了当前的情况和以后的发展要求。然后省各地市7所特色化发展高中的学校代表,依次一一上台向大家讲述了各自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历程,并通过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自己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成果。研讨会结束后,各学校代表参观游览了省实验中学。
当天下午2点,河南省教研室课题办主任杨伟东主持了专家讲座。这次有幸请到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康万栋为大家做《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讲座有以下四个基本构成部分:
一、特色化发展是普通高中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康教授讲述了普通高中的功能特点、普通高中教育由“重点发展”战略转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为我们指出了普通高中的发展方向。
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情况和发展。在此,康教授首先分别阐述了什么是多样化发展和什么是特色化发展这两个概念,并对二者加以区分,说明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在讲到特色化发展的内涵时强调不一定非得“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妙”,而是要适合学校特点,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并指出上午研讨会上一些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不足,特色化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长期追求的过程。学校特色是初级阶段,而特色学校是高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高中特色发展的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整体性、适切性、发展性,才能少走弯路。
三、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有三个基本要素:理念、主体、载体。理念要素是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系统。是特色化发展的灵魂和导向。主体要素是特色化实践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他们是推动教育特色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载体要素是指一些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活动和项目、特色管理和校园环境等,它们既是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域。
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若干实践问题。在这里康教授罗列了一些特色化发展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大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大家的高中特色化发展道路上扫清障碍。
讲座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康教授不辞辛苦,侃侃而谈,会议后还耐心解答了会员的一些困惑。这次研讨会聚焦我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与实践,一起探讨了促进学校创新与特色,形成区域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理念选择和实践探索问题,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撰稿人: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