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沙 眼
沙 眼
发布日期:2009-06-12 来自:本站

1、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偶有急性发作,然后进入慢性过程。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2、沙眼有哪些表现?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3、如何辨认沙眼?

    沙眼有5个主要体征。一个沙眼患者可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体征。WHO已经建立了辨认和命名这些体征的简化分级系统。

    ⑴沙眼性炎症—滤泡(TF):这是沙眼第一体征,最常见于儿童,有眼红、粘性物、眼痒、眼痛等不适,眼睑结膜面(把眼睑翻过来看)有称为滤泡的小白点。

    ⑵沙眼性剧烈—炎症(TI):当上眼睑结膜面严重红肿、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时,第二个体征沙眼性剧烈炎症(TI)就可以被确认。

    ⑶沙眼性疤痕(TS):经过反复的感染可见第三个体征即眼睑的结膜面出现疤痕体征——眼睑结膜面看起来像白色条纹。

    ⑷沙眼性倒睫(TT):当疤痕引起眼睑内层增厚和眼睑形态改变时,它向下牵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这称为倒睫,即出现第四个体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浊(CO):如果倒睫持续摩擦角膜,看起来本应清亮的角膜发白,这就称为第五体征——角膜混浊。

4、沙眼是如何传播的?

沙眼患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沙眼衣原体,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接触密切时,病原微生物就通过这些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以上情况还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5、沙眼该怎样预防?

预防沙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沙眼衣原体存在于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因此,要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不共用脸盆毛巾,注意水源清洁,勤洗手,即可有效的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减少感染的机会,防止沙眼流行。

6、沙眼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抗生素可有效治疗活动性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