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活动快讯 > 集思广益出妙招,携手共进促成长——记我校本部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集思广益出妙招,携手共进促成长——记我校本部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9-01-23 来自:本站

    2019年1月23日上午8:30,我校本部初一年级长黄德怀老师带领初一年级全体班主任在2211教室召开了以“初中生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本学期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由年级长黄德怀主持,黄德怀以这次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为切入点,肯定了优异的成绩下各个班主任的辛勤付出,并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提升成绩、举办活动等方面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黄德怀指出,初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希望各位班主任就“初中生养成教育”这一话题展开交流,畅所欲言。

    首先,初一一班班主任曹卉发言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多种因素,有遗传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因素。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自身的终身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并受益终生。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德和端庄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最终成为成功的人才。曹卉老师强调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从抓学生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入手,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初一二班班主任鹿海燕发言说,播什么种,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一位名人曾经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灵上“播种”——播文明的种子,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鹿海燕老师强调先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因为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比如,鹿海燕老师介绍,教会学生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鹿老师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初一五班班主任赵健莉老师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谈认识。她认为,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例如,教会学生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行注目礼,高唱国歌;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等等。

    初一六班班主任杜军老师和初一七班班主任王鑫老师从安全习惯养成教育谈起,他们认为,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应重点告知学生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走人行横道线;没有家长的带领,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进行体育活动,要明确要求,听从指挥,使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不做可能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危险动作等。

    初一八班班主任张晓军老师和初一十班班主任王正彦老师从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谈起,她们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应该经常教会学生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提倡记课堂笔记;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认真完成;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等等。

    初一九班赵金鸽老师是惟一的一位刚入职的新老师,交流会上,她认真聆听并记下了各位经验丰富班主任的教育“法宝”,同时,也分享了她的管理经验和困惑。此次交流会,大家发言积极,各个真知灼见。
 
    最后,黄德怀对各位班主任老师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和总结,黄德怀说,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听完大家的发言觉得真诚而又感动,感谢大家毫无保留的分享,感动我们是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每个班都好,我们的初一年级才能变得更好。希望大家在假期中提前规划好下学期的工作重点,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希望在明年看到一个更加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