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 》播放了施一公的专访《祝贺,施一公!》,我校学生共同观看节目后纷纷用文章发表感言。
龚晨:作为一名实验学子,我被施一公教授坚定不移的信念所打动。为了那些患了癌症这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人的身体好转,他牺牲了太多太多,也做了太多太多。他可以几天泡在实验室里不出来,耐心分析着细胞图,只为能早一点研制出这种新药,以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他曾说过:“人活着的最大幸福,莫过于让自己内心深处得到安宁与满足。中国还有很多东西等待改进,我今年才43岁,还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些事。”这位教授无时无刻不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
徐小希:岁月如梭,曾与我们一样在实验中学这片土地上勤奋汲取知识与力量的施一公教授如今已是清华学院的院士。在美国的十八年中,他始终心系祖国,最终,他放弃了异国他乡优越的条件,回归祖国的怀抱,从零开始。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卜林曾给他的儿子写过一篇文章中这样说:“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依然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施一公做到了。
3月31日,在施一公获得“爱明诺夫奖” ,成为第一位获得此项大奖的中国科学家!好消息传来,同学们兴奋地热议。作为杰出校友,施一公教授实验学子的优秀榜样,大家钦佩之余收获更多的是发奋学习的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