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7-05/27/content_150468.htm
为每个梦想灌溉,让每种色彩盛开
听!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最美和音”
□记者 牛洁 樊雪婧 文 通讯员 赵晓鹏 摄影
核心提示┃在河南省实验中学,没有一直被埋没的才华,只有你想象不到的展示平台。这里不仅有学霸,更有意料之外的精彩,让你心悦诚服。
近日,一场壮行会,让河南省实验中学再次成为焦点。壮行会后,该校足球队已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代表中国出征2017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这也是我省校园足球队首次代表中国出战世界级比赛。
让特长尽情施展、让光芒无限释放,源于该校“和谐致美,人人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孩子们各不相同,却又有着相似的气质:健康、自信、创新、进取。
每个梦想都被灌溉,每种色彩都会盛开。听!一曲“最美和音”已然谱成。
河南省实验中学
Do拼搏之音 足球:驰骋绿茵,走向国际
用一个足球,敲开国际大门,这些“足球小子”为何这么“牛”?出征球员们远在捷克,但通过与其他队员的聊天,记者寻找到了答案。
高三学生杜洪儒,学校足球队一员。他告诉记者,足球队训练强度很大,不管冬寒夏暑,每天下午4点到7点,准时训练,寒暑假也不例外。
如此辛苦,为何还要坚持?“足球队给了我太多东西。”杜洪儒说,一次次训练、一场场比赛,让他学会了为人处世、如何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担当。因为,赛场上瞬息万变,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埋怨和逃避,必须小伙伴儿团结在一起扭转局面。“必须完全相信队友、相信教练、相信团队,大家亲密无间,才能配合默契。”队员朱力贤也深有同感。
坚持给予他们回报。目前,杜洪儒和朱力贤已经通过南京大学足球特长生测试,一只脚已迈入名校大门。
刻苦、坚持、热爱,正是这些,让这支足球队成绩斐然:2016年中锦赛亚军、“2017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首个双冠王。更值得骄傲的是,2016年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今年再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足球小子”,已经走向国际!
足球双冠王
Re特长之音 育美教育:80%以上特长生升入全国重点大学
足球傲然走向世界,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荣耀,更是该校育美教育的缩影。据统计,该校体育、艺术特长生80%以上升入全国重点大学,其中,2015年,两名特长生升入清华大学。
河南省实验中学通过以特色选项课程培养高雅品质,依托育美教育,推进特长教育从“小众”走向“大众”,以“特长”促“特色”。
记者注意到,学校课程表中,不仅全面涵盖书法、绘画、陶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动漫等艺术类选修课,轮滑、武术、体操等体育选项教学课程也应有尽有。如此多的特色课程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搭建起平台,也让学生们在学习文化课之余,有了丰富的选择。
正因为这样的理念,一批批运动健将和艺术人才脱颖而出。2014年,该校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的马慧一同学,受邀参加2017年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跟国际巨星成龙等明星同台献艺,为全国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体育方面,学校培养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30余人;田径队连续20次
包揽郑州市第一名,校篮球队、足球队和田径队多次在全省比赛中获得第一,在全国比赛中夺得10余块金牌,在国际比赛中获得3块奖牌。
“一个丰富的人,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有一脉优雅的艺术气息和运动上的一技之长。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学生未来的人生质量奠基。”校长马玉霞说。
舞蹈《向天歌》 管弦乐
Mi丰富之音 社团:活动多样,学生各展其美
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教育要做的,是欣赏美、发掘美,并将其激发到极致。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便是举措之一。在这一平台上,学生们享受着、成长着。
高三女孩邹行远,曾参加过一年的VBC财商社团。那一年,她和小伙伴儿们扮演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创业当boss,十分过瘾。“虽是模拟,但收获的都是干货。”邹行远说,短短一年,她对商业运行有了一定了解。更重要的是,一场场“商战”,使她的创新、沟通、组织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千人一面,故事不同,但相同的是,丰富的平台,让学生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高二学生赵文浩,之前性格沉默,但加入模拟联合国社团后,发挥自身逻辑好的优势,在北大模联会议上取得了“最佳代表”个人最高荣誉;有的学生刚加入广播站,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身经百战后,气场强大,十足央视主播范儿。
据悉,河南省实验中学开设有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丰富的活动课程,具有品牌影响的学生社团达30多个,如模拟联合国、VBC财商、微光志愿者、摄影、心理剧、机器人等。
尽情展示中,学生和社团一起成长,获得诸多荣誉。2016年,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暨10周年庆典举行,河南省实验中学受邀参加,且发挥出色:继2013年和2015年之后,再次荣获“最佳组织奖”,并摘取了“最佳代表团奖”。
2017年2月1日至5日,第八届铁未来全国中学生商业模拟挑战赛在上海举行,河南省实验中学VBC财商社团组成的代表团队共有15人脱颖而出,分别获最佳生产商、最具商业精神奖、最佳产品设计、杰出公司、杰出个人、最佳媒体等奖项。
社会实践: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Fa创新之音 竞赛教育:多点开花,拿奖拿到“手抽筋”
想快速成长,那就去比赛吧!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发育培养的黄金时期,竞赛教育则是中学阶段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河南省实验中学特开设有学科竞赛课程,除学校金牌教练专职辅导外,还邀请全国知名教授入校开讲座,同时,利用假期走出去,到知名高校进行学科集训。
其次,河南省实验中学积极探索覆盖多学科、多领域、个性化的校本选修课程,给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单一学科表现突出的机会,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如:初中的特色课程(趣味数学、典范英语、增量阅读)、大学选修课(CAP课程)、自主招生课程、学科拓展类、学习方法课程、兴趣类课程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网上选课,实行走班制教学。
此外,开设科学大讲堂。河南省实验中学已与多所985名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高校专家定期走进学校,传授趣味知识、前沿科学,让学生视野大开。
如今,河南省实验中学的竞赛教育已多点开花。第三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该校选手夺得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位列河南省第一、第三、第九名;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该校王一帆同学现场作文《新胡笳十八拍》,获特等奖,这是河南学生在该项赛事首次获得最高奖;2016年6月2日-3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河南省第九届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河南省实验中学作为唯一受邀中学,经过5个小时鏖战,3支代表队最终包揽前3名,全部获得大赛金牌。
宋姜沛坤、李浩川两位同学在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荣获金牌,均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分别保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So开放之音 国际教育:怀梦学子,从这里走进世界名校
胸怀丘壑,大开大合,国际视野。
国际教育方面,河南省实验中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实现中原儿女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角逐世界舞台的梦想。
高三学生程可嘉就是国际教育的受益者之一。初三那年,小小年纪的她审视自身优势,多方考量,选择了河南省实验中学中加班。“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选。”隔着三年的时间,程可嘉的回答,笃定之外,又增自豪。
程可嘉说,在国际部的三年,培养了她独立思考、创造创新、全面发展的品质。最让她自豪的是,在鼓励开放、探索的氛围中,她和学姐邢若凡开发了一款校园节能“神器”:智能型教室全自动综合节能控制系统,利用红外线探测、计算机编程,可自动识别教室内是否有人,从而控制灯具、空调实时开关。发明过程中,遇到知识盲点,两个小姑娘就通过网络自学。
程可嘉告诉记者,这一过程,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兴趣所在——计算机,并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且,这一科技成果还获得了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这也为她申请国外大学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程可嘉已经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录取。
和程可嘉一样,许多学生,通过河南省实验中学国际部实现梦想。目前,该校国际部有中加(含美国AP高级课程)、中日两个项目。近年来,中加班70%的学生雅思成绩在6.5分以上,100%的学生申请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流大学,学生批量进入多伦多大学、UBC、伯克利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中日班每届毕业生签证率100%,多名同学被早稻田大学、大阪大学等名校录取。
马玉霞校长出席国际班毕业典礼
La 责任之音 航空实验班:助梦蓝天,承载光荣与梦想
“异想天开、脚踏实地”,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校训响彻校园,一代代实验人始终在努力践行着。
航空实验班就是努力探索的积极成果。2015年4月,凭借自身优势,河南省实验中学被空军招飞局和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唯一一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承办中学。进入实验班后,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身体、心理和飞行等基本技能,如果各项条件都符合,他们将被优先录取至空军航空大学,也就是航天员聂海胜、刘洋等的母校。
2015年以来,学校每年从全省初中选拔优秀人才,目前,近200名航空实验班学生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因为我们的肩头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航空实验班年级主任黄颖说,从大处说,国防和航空人才缺口大,航空实验班要培养的正是政治素养高、学习水平高、身体素质高的航空人才。从小处说,具体到一个孩子,这里是一个接近蓝天、实现梦想的起点,同样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该校航空实验班学生不仅要具备航空国防、航空素质,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同时,学校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中,他们也频频夺得第一名,综合素质很高。
作为航空实验班的首届学生,2015级学生张灏然接受采访时,始终腰背挺直,精气神十足。“如果没有实验班,想成为航天员会很难,学校给我的起点很高,我离航天梦更近了一步。”
Si 团队之音 教师发展:追求学术、追求崇高
一个主题,自愿参加,自由讨论,来去自由;清茶淡淡,咖啡浓浓,书香脉脉,珠玉声声。
今年年初,河南省实验中学在教师提升方面独创新举措——周末科研沙龙。
沙龙的时间为每周五下午,主题提前发布,没有行政命令,老师微信预约,畅所欲言。每次沙龙的主题都是小切口、接地气儿。比如,《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文心雕龙话备课》《清风正气谈教评》等。
“我清晰地记得与段惠娟老师交往中的一个细节。”《我与老教师的故事》主题交流中,王莹老师讲了一件事,有一次她的衣扣掉了一个,段老师给她缝好,并告诉她一定要注意教师的形象,因为“扣子掉了,精神就垮了”。回忆起老教师王俊萍,刘宝菊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她宛如艺术品的教案,以及每次物理实验,她都会自己提前操作并记下数据。“这样的坚持,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每一次,是几十年。”老教师、新教师,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在沙龙活动中,通过身边的榜样、同事的分享,老师们正在不断进步。
育人,育人者是关键。河南省实验中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育人团队:利用暑期,组织全体老师进行校内集中培训或到北大、北师大、华中师大等高校培训;与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全国著名中学深入交流合作;选派部分骨干教师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依托初中语文、初中生物、高中语文、高中英语四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整体推动教师团队发展。
“‘追求学术,追求崇高’是学校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马玉霞说。追求学术,是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避免职业倦怠,精益求精,保持专业的圣洁;追求崇高,自觉把学生成长、个人幸福与这一职业的社会属性(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个人师德修养。
实验校友、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
结束语
河南省实验中学,众多学子、家长心中的“殿堂”。
论学习成绩,她可以拿出太多的“硬指标”,例如:2016年高考,一本上线695人,近600人被985、211高校录取。其中统招生600人,一本上线率达95%……
正是因为她身处高处,才能望得更远。教育,不是让小草成为大树,让小鸟成为雄鹰。而是,让小草肆意生长,让鸟儿尽情歌唱,让它们成为自己,同时,也成为春光中谁也无法替代的风景。
“和谐致美,人人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教育理念大抵如此。